|
红鱼干制作培训班
课程介绍
在我国南海的辽阔海域尤其是北部湾渔场,生长着一种南海特有的底层鱼类——红鱼。它个体大,肉质厚,味道好,是南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每逢渔汛特别是春汛和秋汛,渔民都能捕到较多红鱼供应市场。 红鱼学名叫红鳍笛鲷,又名红鱼曹鱼,在分类学上属笛鲷科笛鲷属。这种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以上,体重2公斤~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捕获红鱼方法: 红鱼喜欢生活在水深50米~90米处,底质为泥或沙泥的海区,若无气候突变,一般每年10月~11月间开始怀卵,次年四五月底产卵。它为肉食性鱼类,个体细小的红三鱼、银米鱼等便是它们经常的食物。渔民根据红鱼的游动习性和食性捕捉红鱼。捕捉主要采取两种捕捞方法,一是用机动渔轮和较大型的渔船设置大型底拖网捕捞;二是制造红鱼钓船,采用延绳钓的“钓鱼”办法来捕获。 红鱼由于掠食小型鱼类长肥了自己,因而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四五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海南儋州出产的红鱼干和临高出产的红鱼筒是海南的著名特产之一。 鱼干吃法: 儋州红鱼干的吃法很多,有清水煮熟,也有用五层猪肉和着煮,有用来做腌鱼菜煲食之,有用来包粽子,也有人用少量放到火锅里做调味品。 对于儋州普通老百姓而言,家里常常买回一只三市斤左右的红鱼干,切下巴掌大的一块清水煮熟就可吃上三餐。肉吃完了,其头用来煮干竹笋,或用来煮粥吃,红鱼粥趁热吃,香甜可口。 风味特色: 海南儋州在很久以前就流传着一首山歌:“长坡米烂洛基粽,王五狗肉香透胸,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歌中提到的马井红鱼,就是儋州的渔业大镇白马井镇出产的红鱼干,是海南的著名特产之一。 儋州红鱼象征着“鸿(红)运当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的美好寓意,因此在儋州及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无鱼不成宴”的说法,沿海渔家“三牲”拜祖必有鱼,尤以红鱼为上。 红鱼干是儋州必备年货,在当地,红鱼干是送人的上等佳品,逢年过节,儋州人爱吃红鱼,早年并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吃得上红鱼干,吃上红鱼是家庭富裕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