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霸奶茶制作培训班
课程介绍
珍珠奶茶(Bubble tea),又称波霸奶茶,简称珍奶,是一项流传于台湾的茶类饮料,将粉圆加入奶茶之后,就成为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台湾“泡沫红茶”文化中的一种,虽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圆,但却成为台湾ZUI具代表性的饮料与小吃之一。 珍珠奶茶是一种有趣的饮料,通常由黑色或乌龙茶,牛奶或水果口味,甜味剂和台湾菜中的耐嚼质地组成,称为QQ(你可能会认为珍珠奶茶中的‘气泡’) 。大多数情况下,QQ采用木薯珍珠的形式。 “珍珠奶茶”这个名字ZUI初来自于奶茶摇动时形成的气泡,而不是饮料中的有趣珍珠。这种饮料以其他许多名称而闻名,包括“珍珠茶”,“boba茶”和“木薯茶”。 在台湾,珍珠奶茶是具有相当的自主性的,而珍珠奶茶店通常也以复合式经营,不单只提供红茶、绿茶、奶茶、咖啡等饮料,还有各式各样能代表各店特色的“特调饮料”,而一些常客也会创造出自己专属的口味。 材料大全: 调味茶:梅子(酸梅):梅子乌龙茶、梅子红茶、梅子绿茶等。养乐多:养乐多红茶、养乐多绿茶等。 调酒材料(如薄菏糖浆、石榴糖浆等):薄菏绿茶、石榴红茶等。 各式花茶:可单独贩售或加入奶茶,如薰衣草奶茶。 加入的材料:珍珠:即粉圆,有分大颗(波霸)及小颗。龙珠:亦称“包心粉圆”,加入一颗完整的红豆于珍珠的核心中,直径10mm以上,有“外软心脆”的口感。 椰果:如椰果红茶、椰果绿茶、椰果奶茶等。 点子:会Q的小粒方块状咖啡冻。 布丁:有以加入市售(或自制)的固体状布丁,也有些店面是以布丁粉作为调味,以奶茶ZUI常加入布丁。 仙草(广东人称作凉粉):有些原先于冬日卖烧仙草的店家,于夏日时转型后的产物,后来被多数店家随后跟进使用。 爱玉:跟仙草有点类似,早期原先出没于乡下的传统市场,后来转型时也带入饮料的口味变化,部分非连锁店家较常见。 蒟蒻:于前些日子很红的健康食品,随后因为市场追求健康取向,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饮料之中,大多为有嚼劲的口感。 QQ:椰果+珍珠+芦荟 额外的选择: 甜度:基本上以果糖为主,每家店的基本甜度都略有不同,且与制作的店员有关,若没有特别说明就是基本甜度。 全糖 / 十分糖:果糖量依各店家标准不同,放入标准的量。 半糖:果糖量只放该店家标准之一半。 少糖 / 微糖 / 三分糖:果糖量少于该店家标准之一半,多为三分糖(清心),或两分糖(微糖)。 无糖:不添加任何甜味,也有一些担心珍珠热量,或是只想喝珍珠甜味的顾客会选择无糖。 十二分糖:果糖量高于标准,由于部分店家冰块的使用量较大,有些顾客担心放久了不甜,因此会要求店家糖加多一点,此种说法是比较口语化的说法,等同于请店家糖加多一点之意,有点行家的点餐法之一。 冰量:珍珠奶茶多半是冷饮,因此会加冰块,但冰块若太多则时间一长便会使饮料味道变淡,因此,有些店家会特意将奶茶调的较甜,让冰块融化后仍能保有甜味。但因冰块会占去杯子的体积,且大多数店家奶茶均为预泡已放在冰箱内冰过,故一些精打细算的人会要求去冰以喝到较多的饮料。另有许多注意健康或女性朋友,在特定期间也会选择去冰。 全冰:冰块量依各店家标准不同,放入标准的量,一般冰量如果没有特意要求店家减量,几乎都是全冰。(近半杯以上的容量都是冰块,冬天饮起来非常冰冷,也容易造成饮料先甜后淡的情况出现。) 少冰:冰块量依各店家标准不同只放一半,不过依店家习惯不同,标准不一定介定于一半,大部分顾客都会选择少冰,避免饮料先甜后淡,亦属行家的点法之一。 少少冰:又称微冰,冰块放到约只有飘浮在杯部上层的一至三层,大多是会在短时间喝完的顾客所会要求的方式之一。 去冰:只放一些冰块,让饮料于调味完成后只有冰凉感而看不见冰块;有些店家的饮料原先就已经有冰凉,则是直接不放任何冰块。 加厚:不加水稀释。 波霸奶茶做法: 原料:贵妃蝉涎茶叶、水、牛奶、红糖、炼乳、珍珠粉圆、冰块。 做法步骤: 第1步、开水下粉圆,煮至透心,关火焖5分钟。(我这粉圆是快熟的,煮5分钟就好)。 第2步、过凉水,放少量红糖拌拌。 第3步、分装在杯子里。 第4步、500ml水放入茶叶煮开,焖10-15分钟。(家里有啥茶叶都可以的,我做过绿茶的也很好喝,自家喜欢就好。) 第5步、滤去茶叶。 第6步、加入红糖和炼乳。(甜度跟自家口味。炼乳可增加奶味,用黑白淡奶也可。) 第7步、拌匀。 第8步、倒入鲜奶拌匀。 第9步、做好的奶茶。 第10步、倒入盛有粉圆的杯子里。(不要倒太满,留点空间放冰块。) 第11步、放入冰块。 第12步、香甜好喝的波霸奶茶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