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平烧豆腐制作培训班
课程介绍
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有的传统美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40多万赵定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的不平,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味。于是“烧豆腐”在高平境内流传了来。 在山西高平有道地方名吃,我想大家不言而喻,谁都能说出它的名字,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烧豆腐”小吃。在“烧豆腐”背后还有一句响亮的名词伴其走红,成为民间一种小调,叫“烧豆腐热喀嚓,一毛钱两圪塔!”在寒冷的夜晚飘来一语,准能打动你的心扉。烧豆腐是高平市的一种特有的传统名食,看着焦黄的外皮,闻着蘸头的蒜香,就会让人食欲大增,垂涎三尺,更不用说来上两块尝尝,素淡辛香,清气爽口简直叫人流连忘返。 据说,制作高平烧豆腐ZUI正宗的地方是南城办谷口村。谷口村位于市区西北,距市区六公里左右,因此,高平烧豆腐在谷口周边村落和市区叫卖的很多,随着豆腐制作工艺和交通的发展,烧豆腐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大小宾馆酒店,已不再是当年“烧豆腐,热圪嚓;一毛钱,两圪瘩;吃吧,热的,不吃,撇的”的解馋尝新鲜年代了。而是“烧豆腐,热圪嚓;一块钱,两圪瘩;想吃趁热,品尝慢嚼,猪头肉香,白起肉黄,管保吃了不会忘”的平常小吃。烧豆腐是一种很大众的地方特色美食,在高平有着很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贫富贵贱,老幼妇孺,上班族或是过路人,只要路过烧豆腐摊,都会停下来花几分钟的时间去品尝几块烧豆腐。 豆腐,是烧豆腐的✲✲材料。用于做豆腐的大豆是高平本地黄豆。豆腐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烧豆腐的口感。农村人睡觉比较早,每晚九点左右,睡觉之前就会将本地特产的黄豆泡入桶中,使豆子膨胀。 凌晨就起床点火烧水。在烧水的同时,将事先泡好的黄豆使用电磨机来打碎成浆状,接入桶中。然后再将这些生豆浆倒入一口大缸内,待锅里的水烧开的时候,将开水全部倒入盛满生豆浆的缸中。 随后将缸内的生豆浆用纱布木桶框自制的过滤器来进行过滤。用鼓槌将豆浆挤压入下面的盆中。新鲜乳白的生豆浆压满整整一盆,ZUI后遗留在纱布中的只剩下一些“废渣”。 吃烧豆腐的调料就来自于这些“废渣”,用生姜、蒜与这些废渣搅拌在一起,再加上点食盐,就是吃烧豆腐所用的配料。 随后将盆中的生豆浆再放入锅中煮开,这时出来的就是我们平时所喝的豆浆。 将豆浆再倒回缸内,然后用事先搅拌好的石膏来点豆腐。石膏点豆腐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过程,豆浆在石膏粉的催化作用下将满满一缸的豆浆慢慢地变成了豆腐花,而这时候的豆腐花,就是我们平常喝的豆腐脑。 ZUI后将这些豆花再倒入自制的木质模具中进行沉淀,放置约三个小时后,这些散漫的豆花就会变成一整白嫩的豆腐。 上午十一点,被压制了三个半小时的豆花已经变成了一块块的豆腐。而这时候,才真正进入了烤制烧豆腐的阶段。 将豆腐从模具中取出,切成3厘米厚6厘米见方的小块,整齐的排列于竹板上面。烤制烧豆腐的火以碳火ZUI为合适。将铁架放置于碳火上,然后将每一块切好的豆腐块均匀的码在铁架子上,在烤制的时候,需要对每一块豆腐进行翻制,直到每一块豆腐都被烤至金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