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糕馍制作培训班
课程介绍
唐宋以来即为地方风味食品,以纸坊枣糕著称。枣糕馍,用✲✲面粉为主料,大枣、菜油和白糖为辅料,面粉发酵后又反复和搋,面坯偏硬成形,两侧各塞2块碎枣,旺火蒸制而成。熟后顶部两侧各印红梅花点,以显其特色。其馍食之味甜,绵软可口,回味馥香,耐贮存,不走味,不发霉变形,为款待宾客之佳品,亦可馈赠亲友。据县志载,明代起洋县枣糕馍就也驰名汉中地区内外。 洋县枣糕馍名满陕南,枣糕馍是用绳串成串串提着,是走亲访友,馈赠待客的礼品,洋县枣糕馍洁白没有裂纹,外酥里软、韧、松、甜,存放时挂在风凉处不变味,存放上三、四个月。上蒸-蒸好像刚蒸的馍,在没有保鲜、冷冻技术设备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在洋县饭馆、作坊、家庭都能制做。枣糕馍用黄酒渣发酵,和面时加白糖,根据四季气温把握好水温,和成的面要反复采揉,馍馍做成后要盖上被单,发酵半小时后,用大铁锅蒸焖,出锅时按上花印即成。面粉、砂糖、菜油及红枣蒸焖印花,以绳贯之放通风处,虽数月不变味。 特点: 1、枣糕馍不用兑碱,洁白而没有裂纹,吃起来松、韧、甜 2、存放时,用绳子串起来,挂在风凉处 3、口味酥脆香甜 4、形状独特。整体为弧形,上弯下平。中央顺长裂开。这种样子便于携带。因为馍上裂有长口子,底面又平,所以每两个馍底面相对为一组,用细草一组一组把几十个馍拴串起来,走亲访友时,将馍串搭在肩上或挂在胳膊上,很方便。 枣糕馍是汉中小吃,我按自己的喜好加上果仁,更好吃。 枣糕馍做法一: 主料:面粉适量、玉米粉适量、干酵母适量、水适量 辅料:红枣适量、核桃仁适量、花生仁适量、黑芝麻适量、杏仁适量、红糖适量 枣糕馍的做法步骤: 枣糕馍(升级版)的做法步骤:1 把面粉,玉米粉,切碎的红枣肉,核桃仁,花生米,杏仁和黑芝麻放在碗里,放少量红糖。 枣糕馍(升级版)的做法步骤:2 用凉水把干酵母溶解,倒在碗里和面到比较浓稠的糊状,用保鲜膜盖上发酵。 枣糕馍(升级版)的做法步骤:3 4分钟后面糊发酵完成。 枣糕馍(升级版)的做法步骤:4 把发酵完成的面糊倒在抹了油的盘子里面,开始蒸。 枣糕馍(升级版)的做法步骤:5 大火蒸40分钟后把盘子拿出来,凉着。 枣糕馍(升级版)的做法步骤:6 等盘子凉了以后用水果刀顺着盘子边轻轻推一下,枣糕馍就出来了。切块装盘,咬一口马上就有坚果的香味和淡淡的甜味弥漫口腔,好吃。 枣糕馍做法二: 原料配方:富强粉50千克黄酒渣子500克白糖3、5~4千克水20千克 制作方法: 1、发酵面:黄酒渣子500克做酵子,加温水化开,过丝罗后,发面5千克,温水量冬天5千克,夏天2、5千克,春、秋3、5千克左右。发面盆冬天放在热地方,以热到不烘干面盆为准;夏天则应放✲✲阴凉的地方 2、和面:一般是头天晚上发面,第二天早上和面。每50千克面粉中加白糖3、5~4千克,包括发酵面用水在内,用水量在20千克左右。冬天水温要求在60~80℃,春、秋水温50℃左右,夏天水温应更低一些。和面时,先将酵面稀释,然后和面,和面动作要利索,千万不要把面烫了。夏天先和进25千克左右,余下20千克左右按情况掺兑;冬天先和进,30~40千克,余下5~10千克按情况再掺兑。和成的面越硬越好 3、成型:和成的面要揉光揉好,再拧成100克左右的面蛋,揉成长条,并沿长平面中间按一条沟沟,沟沟内抹上香油,翻个身,沟沟朝下,再夹捏成17厘米左右的长条,横放,用手掌从两头压下,呈凸状,再将中间部分压成平面,即成扁平状,平面四角各按上个枣瓣(枣子去核切成四瓣),✲✲后由两头对卷,翻身,使抹油的沟沟翻在上面,如意状的馍馍就做成了。馍馍做成之后,要摆在盘子里,冬天蒙上棉被,夏天蒙上单子,再涨(即饧发)半小时左右 4、蒸焖:当地使用大铁锅,将饧好的馍放入笼笆(竹片编成的笼箅),上面扣上铁盆,旺火烧开15分钟,回汽10分钟即熟。使用铁盆是为了防止馍馍水分过大 5、印花:出笼的馍馍,用一根小竹杆刻成的点花印,蘸食用红水,按一下,花朵即成。 枣糕馍做法三: 从古代到如今,陕南四川一带,很多人把馒头叫做“馍”。由于馍的形状和做法多样性,故名称也多。比如炕炕馍、节节馍、火烧馍、油饼馍、电烤馍、庄庄馍、摊馍、蒸馍、枣糕馍、后悔馍等。洋县枣糕馍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地区传统名点,名满陕南。枣糕馍是用绳串成串串提着,是走亲访友,馈赠待客的礼品,洋县枣糕馍洁白没有裂纹,外酥里软、韧、松、甜,存放时挂在风凉处不变味,存放上三、四个月,还能恢复原来的软度,好像刚蒸的馍,在没有保鲜、冷冻技术设备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在明代时期,洋县的枣糕馍在汉中地区就出名了,到现在大约1900多年的历史。既是方便食品,又是款待宾客、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因为是传统手工制作,所以很受人们的青睐。走亲访友,一直都有这个习惯。古代人们走亲戚的时候,把馍用绳子串起来提在手上。洋县枣糕馍外酥、里软、有韧性、还有松和甜的特点。放在通风处不会变味,可以存放三四个月。在古代没有冷藏设备的时候,能放这么久不坏,可见它的传统工艺很不一般。 作为洋县的名点——枣糕馍,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也是陕南人喜欢的美味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枣糕馍从原来的纸坊街搬到洋县县城,春节前后生意特别火爆,成为走情访友馈赠礼品之一,城固、汉中的人,隔着四五十公里,都来洋县买枣糕馍,可见不只是味美,注重的更是它的品牌和质量!枣糕馍是用黄酒渣发酵,和面时加入白糖,制作的时候加入红枣,待馍蒸熟冷却后,用小竹筒蘸上红水,在馍的上部两半的中间,印上梅花图案。馍看起来像两半,其实是连在一起的!经过梅花点缀,确实好看很多。枣糕馍用上等面粉制作,雪白松甜、味道可口,用红枣加以点缀,故曰“枣糕馍”。 洋县纸坊人有一个传统习惯,每年腊月二十六到除夕。家家都要蒸五六十斤上等白面的枣糕馍供神献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日子和美,家人安康,在正月走亲戚时也用枣糕馍送礼,祖祖辈辈,年年如此,沿袭至今。腊月里,人们准备年事的✲✲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在水磨坊里磨出上等面,做出枣糕馍,一部分作为祭祀祖宗的贡品,一部分作为走亲戚的礼品,还有一部分作为春节自个儿享用的食品。一般的情况是,大部分家庭以在腊月下旬蒸三四十斤或五六十斤年个精面粉的枣糕馍。纸纺街很有一些烹饪枣糕馍的“沫把式”,他们常常对外揽活,满足县城和其他地方的群众定做枣糕馍的需求,而他们自己也得到了较为可观的报酬。小伙伴们,陕西洋县枣糕馍,你吃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