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汤包制作步骤(灌汤包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蒸笼掀开的瞬间,金灿灿的灌汤包裹着滚烫的鲜汤,咬一口,仿佛尝到了江南水乡的温柔。这道美味的灌汤包,掌握“冻与面”的诀窍,你也能轻松复刻这一口地道滋味。今天✲✲教你从揉面到调馅,解锁汤汁汹涌的秘诀!灌汤包是一种以“皮薄馅大、汤汁浓郁”为特色的传统小吃,制作核心在于面皮发酵、肉馅打水、汤汁封存三大技术。

一、原料准备
1. 面皮原料
中筋面粉:500g(筋性适中,延展性好)
温水:250-280ml(30℃左右,激活酵母)
干酵母:5g(或老面50g,传统发酵风味更浓)
白糖:10g(促进酵母发酵)
食用油:5ml(可选,增加面皮柔软度)
2. 肉馅原料
3. 皮冻制作(若自制)
猪皮:300g(刮净油脂,焯水后切丝)
清水:1500ml
生姜:10g(拍碎)
料酒:10ml
白胡椒粉:2g
盐:3g
皮冻制作步骤:
猪皮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净浮沫,转小火煮1小时至猪皮软烂;
捞出猪皮,用绞肉机打碎(或手动切碎),重新倒回汤中;
加胡椒粉、盐,煮沸后倒入容器,冷却后冷藏12小时至凝固(冷藏后呈透明果冻状)。
二、制作步骤
步骤1:和面与发酵
激活酵母:温水(30℃)中加入白糖、干酵母,搅拌至酵母完全溶解(静置5分钟,表面出现泡沫即激活成功)。
揉面:面粉倒入盆中,缓缓倒入酵母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加入食用油,下手揉成光滑面团(初期面团较粘手,需耐心揉至“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次发酵:面团放入盆中,盖保鲜膜,放温暖处(25-28℃)发酵1小时至2倍大(体积蓬松,手指戳洞不回缩)。
揉面排气: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撒了干粉的案板上,反复揉压排气(约10分钟),揉至面团光滑无气泡;将面团搓成长条,分成均匀小剂子(约15g/个)。
步骤2:调肉馅与打水
剁肉馅:猪肉去皮后先切片,再切丝,ZUI后剁成细腻肉糜(或用绞肉机绞碎,但手工剁的口感更弹)。
调味:肉糜放入盆中,加入姜末、葱白碎、生抽、老抽、料酒、白糖、盐、胡椒粉、鸡精、香油,顺同一方向搅拌至肉馅发黏(约3分钟)。
打水:分3次加入80-100ml清水(或葱姜水),每次加入后顺时针搅拌至肉馅完全吸收水分(关键!打水能让肉馅吸汤,蒸后多汁)。
加皮冻:肉馅打水完成后,加入切碎的皮冻(200g),继续顺时针搅拌均匀(皮冻是汤汁来源,需搅拌至完全融合)。
步骤3:擀皮与包制
擀皮:取一个小剂子,撒干粉防粘,用手掌压扁后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直径约8-10cm,边缘薄至0.5mm,中间稍厚防漏汤)。
包馅:取适量肉馅(约30-35g)放在面皮中央,左手托住面皮,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褶(从边缘向中心捏,每褶间隔均匀),捏出18-24个褶(褶子越多越美观,但需✲✲封口严实)。
收口:ZUI后捏紧收口(防止蒸制时漏汤),将包好的灌汤包放在铺了笼布的蒸屉上(间距留2cm,避免粘连)。
步骤4:二次发酵与蒸制
二次发酵:包好的灌汤包需进行二次发酵(室温静置15-20分钟),让面皮稍微松弛膨胀(蒸后更松软)。
蒸制:冷水上锅(避免突然高温导致皮裂),大火煮沸后转中火蒸8-10分钟(时间根据包子大小调整,小包子8分钟,大包子10分钟)。
关火焖:蒸好后关火,焖2分钟再开盖(防止冷空气突然进入导致皮塌陷)。
三、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面皮发酵:
肉馅打水:
皮冻比例:
蒸制火候:
冷水上锅✲✲受热均匀;
中火蒸制避免蒸汽过大导致皮裂;
焖2分钟锁住汤汁(开盖过早易导致汤汁流失)。
四、成品特点
皮:薄如纸、半透明,柔软有弹性;
馅:肉馅鲜嫩多汁,咬开后汤汁浓郁;
汤:清澈不油腻(皮冻融化形成原汁汤)。








学厨网小吃培训现推出优惠活动:3980可以学4个2000元以内的项目,6800可以学5个4000元以内的项目,9800可以学8个5000元以内的项目,至ZUN会员15800 可以学所有项目,所有套餐均可一人报名 ,2人同时学习。欢迎各位同学们咨询我们在线客服老师,了解详细课程及培训内容。
各位同学们想学习灌汤包技术,欢迎咨询我们在线客服老师。学厨网灌汤包技术培训班校区分布于深圳、东莞、广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清远、泉州、厦门、晋江、南昌、赣州、长沙、衡阳、郴州、怀化、南宁、柳州、昆明、大理、贵阳、遵义、郑州、周口、商丘、重庆、武汉、徐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盐城、昆山、金华、义乌、杭州、萧山、嘉兴、绍兴、温州、宁波、台州、上海、西安、成都、合肥、青岛、潍坊、济南、石家庄、天津、太原、哈尔滨等。欢迎各位同学来学校现场参观考察了解。